- 蜀汉灭亡前刘禅还有多少个儿子,他们的结局是什么
- 如果汉献帝刘协在刘备手里,结局会比在曹操手里好吗
- 曹操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吗
- 《三国演义》曹操的降将水军上将蔡瑁,张允为什么被曹操杀了
- 蜀亡后,张飞一家安然无恙,但为何关羽满门被杀
蜀汉灭亡前刘禅还有多少个儿子,他们的结局是什么
蜀汉后主刘禅共有七个儿子,在蜀汉灭亡前后这七个儿子结局分别是:长子刘璿死于姜维策划的谋反中,三子西河王刘琮病死于蜀汉亡国前一年,五子北地王刘谌在蜀汉亡国之时宁死不降、而亡,余下四子安定王刘瑶、老四新平王刘瓒、老六新兴王刘询、老七上党王刘虔全部死于西晋未年永嘉之乱中。
如果汉献帝刘协在刘备手里,结局会比在曹操手里好吗
不会。曹操以“挟天子而令诸侯”的成功拿到了当时汉皇朝的一面政治旗帜——拯救并安抚了曾遭受过董卓奇耻大辱的汉献帝刘协。这一思想和行为,连当时实力远超于曹操之上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都未曾想到。足见曹操过人的政治天赋,深谍远虑和强大的野心。当时的刘备也只知道到处口喊:“匡扶汉室”的口号,以此来博取别人对他汉室宗亲的同情之心。也许是刘备的私心,也许是刘备的优柔寡断,让刘备忽略了汉献帝刘协这面重要的政治旗帜。当刘备得知汉献帝刘协已落入曹操手中时,也只表示了一下自己的震惊和愤怒而已。他并没有为从曹操手中夺回汉献帝刘协去做一些实质性的事情,他想做,但凭借他当时手无缚鸡之力的实力,也只能望而兴叹。刘备就这样徘徊在自己的私心和为力之间,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这面政治旗帜运用的游刃游余,政治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三国中最聪明的莫过于曹操了。面对强犬的袁氏兄弟,孙权,还有汉氏宗亲刘备等…只有曹操一个人想到:“只要得到汉献帝刘协,就可以把他当作一面政治旗帜使用。”从而达到笼络人心,壮大自己实力的政治目的。刘备的心不在汉献帝刘协身上而只在自己身上,在后来刘备自称为帝这一行为上足以得到证明。最愚蠢的莫过于袁术了,直接费汉称帝,引来杀身之祸的下场。所以,在当时的乱世背景下,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野心。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抢先一步收留了下来,应该是最好的结局。因为曹操无论为人,用人还是智慧,谋略,性格,胆识等方面都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的。即使当时已雄霸一方的袁绍也无法与他媲美。袁绍有勇无谋,性格喜怒无常,且生性多疑,本来是曹操最大的对手,可最终却彻底败给了手握汉献帝刘协这面政治旗帜的曹操。曹操的沉着冷静和胸有成竹使袁绍捉摸不透他,袁绍上了曹操的战前拖延时间的当。等到袁绍明白自己上当时,太阳已经西下了,本来顺势而为的袁军变成了逆势而为。浩浩荡荡的袁军被强烈的太阳光刺的睁不开眼睛,袁军被曹军打的落花流水,披甲不留,猖狂而逃。曹操的成功是他个人综合素质的成功。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乱世枭雄。也可以称他为乱世英雄。无人能及。如果汉献帝刘协在刘备手里,结局绝对不会比在曹操手里好。因为当时的刘备无论军事实力,个人能力还是胆识魄力等都远在袁绍之下。即使刘备得到了汉献帝刘协也没有能力保护汉献帝刘协的安全。更何况刘备还具有私心。说不定趁机将汉献帝刘协暗害后,自己打着汉室宗亲的口号顺利登上汉皇朝的天子宝座。从此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被彻底改写。何去何从?令人堪忧。
曹操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吗
大家好!我是透过影视知历史,其实在课本上看到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这句话,我也有这么一个疑问,不过随着我翻阅的有关三国的书籍越来越多后,我才渐渐地有了些认知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。典故出处刘表影视剧形象当时情况是,赤壁之战后,在建安正月,曹孟德击破韩遂马超之后,南征孙权,进攻濡须口。由于赤壁之战后,孙权和谋士们早就预料到了曹孟德迟早会再次南下,因此做了充足的准备。所以,这次曹孟德挺进濡须口,又是进入了相持阶段。就是在这一情况下,孙权亲自率领一小队人马乘船绕着曹军营地转了个圈,并对着曹军击鼓奏乐,敲打了一阵,才大摇大摆的回去。这番情景都被曹孟德看在眼里,因此由衷的感叹道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刘景升的儿子就像小猪小狗一样啊。”如此英雄气概,曹孟德自然对孙权刮目相看。对比刘表的儿子,所以就有了这种感叹。曹操影视剧形象根据背景情况我们就可以知道,曹孟德是看到孙权的英雄行径,而生的赞美之词,也是对刘表刘景升的惋惜。(刘表一走,儿子就迫不及待的投诚,和孙权简直有天壤之别)此时,曹孟德并没有带他的儿子在身旁。所以,他并没有想表达他的儿子不如孙权。孙权影视剧形象曹孟德子嗣的才能曹孟德有嫡子有25个儿子,嫡子有曹丕,曹彰,曹植,曹彰。其中曹丕,曹植更是和曹孟德一起号称三曹,与建安七子齐名。庶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中为救助曹孟德丧失了生命。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,山水诗人谢灵运曾评论曹子建有八斗之才。就只有曹熊身子羸弱。曹植影视剧形象曹丕文武双全,常年跟随曹孟德南征北战,宛城之战中,曹孟德大军被张绣突袭,孟德部下溃败,年仅十岁的曹丕就能够乘马逃脱,曹孟德离世后,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。推行九品中正制,一改之前的推举孝廉的,大大提高了选拔贤能异士的效率。恢复了中原对西域的统治。合肥对峙也让孙权没有占到便宜,司马懿使他不敢有丁点非分之想。郭沫若先生更是称赞曹丕“他是文艺批判的初祖”。毒士贾诩,一个从不看走眼的人,一早就投诚于曹丕,支持曹丕继承曹孟德的事业。曹丕影视剧形象曹孟德对四个嫡子的评价曹孟德在离世时对众人说“大儿子曹丕,笃厚恭谨,可以继承我的事业;二子曹彰,英勇却缺少谋略;四子曹熊多病难保。”众多儿子中选择,曹丕继承了他的事业,“笃厚恭谨,可继我业”也就说明曹孟德比较认可曹丕的才能,认为曹丕接下他的事业,不会被孙权,刘备击败。(也就不存在他不喜欢他的儿子)综合上述可以看出,曹丕的能力在众人看来,也是比较强悍的。数次和孙权对峙都不分胜负。综合比较来看,曹丕能力还是超过孙权的。只是,当时曹孟德在看到孙权的那一幕英雄气概的场景,由衷的赞叹人家,就像夸赞刘玄德般“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。”对待敌人,曹孟德从来都不吝啬溢美之词。不知道诸位三国爱好者有啥不同的观点呢?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哟!刘备影视剧形象
《三国演义》曹操的降将水军上将蔡瑁,张允为什么被曹操杀了
蔡瑁,张允两个人死的挺冤,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被杀。至于他们的武艺水平只能用弱鸡来形容了。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蔡瑁和张允两个人的武艺水平。蔡瑁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曾经两次上阵厮杀,不过结果都不是很理想。第一次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,孙坚得了玉玺想回长沙成就大事。刘表得了袁绍的密信,令蒯越、蔡瑁前来拦截。孙坚命黄盖出战,蔡瑁来迎,两人战不数合,黄盖一鞭打中蔡瑁的护心镜,蔡瑁败走。蔡瑁第二次上阵也是和孙坚部将对战,孙坚因为前次刘表拦截之仇起兵攻打荆州。蔡瑁出战,在岘山遇到孙坚大军,和程普两人交手,结果战了数合再次败走。蔡瑁两次出战都是战了几个回合就败走,而且第一次战败以后居然还没自知之明,可以说不仅武艺差,还没脑子,标准的弱鸡。张允虽然没有单挑记录,不过他和蔡瑁并列,想来也是差不多的货色。不过蔡瑁和张允虽然武艺低微,脑子也不大好使,不过毕竟久居荆州,对于水军还是很精通的。在赤壁大战期间,周瑜曾经亲自去曹军水寨侦察,结果一看大惊,评价说“此深得水军之妙也!”能让周瑜做出这么高的评价,可见蔡瑁和张允也不是一无是处,起码训练水军还是有一手的。不过也正是蔡瑁、张允谙习水战,所以让周瑜颇为忌惮。最后借蒋干来劝降之机,伪造了蔡瑁、张允要来投降的书信,又故意让蒋干得到,成功的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两人,真是死的比窦娥还冤。
蜀亡后,张飞一家安然无恙,但为何关羽满门被杀
张飞和关羽,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。表面看来,都是性子很直的武将,似乎不会耍什么心机,其实不然。真实的关羽和大家印象中的关二爷差不多,义字当头,义薄云天,对刘备忠心耿耿,为蜀汉大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,乃至于生命。张飞则粗中有细,看似鲁莽,实际上挺会打算。而这,也是蜀汉灭亡后,张飞的后代安然无恙,关羽满门被杀的主要原因。具体怎么回事?下面就分别说一说。张飞挺有运气。公元200年,衣带诏事发,刘备带着两个结拜兄弟跑路,从曹操的老巢逃到徐州。出城的时候,张飞遇到一个捡柴的小娘子,见人家长得漂亮,就抢了。这小娘子可不是普通的农家女,而是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的侄女、夏侯霸的堂妹。夏侯家在曹魏,那是首屈一指的名门,夏侯渊和曹操关系特别好,夏侯家是曹家最为倚重的臣属。咱也不知道如此出身的夏侯小娘子为什么需要去捡柴,咱也没地儿问,反正她的身份就是这样。张飞上一任妻子去世后,续娶夏侯氏为妻。219年,曹、刘争汉中,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,夏侯氏还请求好生安葬他。有这层关系在,曹魏将领不能不给张家几分面子。而且夏侯氏为张飞生的两个女儿,先后被刘禅立为皇后,张家既是蜀汉的功臣,也是蜀汉的外戚。对于司马昭来说,属于没什么威胁性,又可以用来做门面功夫的存在。古时的政治家都很明白,想让降臣真真归心,光靠强压是不行的,还得安抚。另有一个好处,是让东吴诸人对曹魏不起抵抗之心。张飞有两个儿子,张苞和张绍,张苞早亡,在此不提。只说这张绍,非常的会来事。刘禅决定归顺曹魏后,派时任侍中的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驸马都尉邓良奉着国玺,向邓艾投降。当时反对投降的大臣很多,刘禅派出张绍,足见张绍是个投降派。之后和刘禅一起到了曹魏都城洛阳,被册封为列侯。再往后,就没记录了,大概没什么值得记的。关羽后代被灭门,其祸起于襄樊之战。前面提过,219年曹、刘争汉中,其结果是刘备占据了汉中,曹操退回长安。这个时候,孙权趁曹军势颓,集结大军,准备攻打曹操所占的合肥,曹操急调诸州兵力赴扬州屯驻,意欲阻止孙权北上。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,镇守荆州的关羽看到位于荆州北部、归属于曹操的襄阳和樊城守兵空虚,发起襄樊之战。此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,本和刘备结盟的孙权忽然倒戈一击,关羽败走麦城,头颅都被东吴大将吕蒙的部下割了去,后献给曹操,曹操以诸侯之礼下葬。这和关家被灭门有什么关系呢?是这样,关羽攻打樊城时,曹操派于禁率领七军来救,立义将军庞德也在其中。后来关羽利用天时地利,水淹七军,活捉了于禁和庞德。于禁投降,庞德却誓死不降,还大骂了关羽和刘备一通,说曹操威震天下,刘备是平庸之才,宁做曹家的鬼,不做刘家的将。关羽大怒,杀之。他肯定没想到,这为家族覆灭埋下了隐患。庞德有四个儿子,其中一个叫庞会。263年,庞会随钟会、邓艾蜀汉。刘禅投降后,他就想杀关羽的后代为父报仇。但关家在蜀汉极有名望,他一时不敢轻举妄动。没多久,机会来临了。蜀汉名将姜维假意投降钟会,说动钟会据蜀自立,想借机复国。钟会是个野心很大的阴谋家,本就有自立的心思,很快被说动,一方面陷害邓艾,一方面准备杀害不愿追随他的魏国将领。不料事情败露,某天他们两人正在商议大事,魏将发动兵变,将他们都杀了。接下来,魏国兵将对蜀汉进行了残酷的报复,烧杀抢掠、无恶不作,无辜惨死者很多,就连蜀汉原太子刘璿都被杀了。庞会借机找到关羽的后人,满门诛杀。这个时候,关羽在世的后人也不多了。关羽有两个儿子,关平、关兴。长子关平和关羽一起遇难,有个儿子叫关樾,关羽兵败后,荆州被东吴所占,关樾的母亲为了避祸,带着他改姓为“门”,自此再没回蜀中,逃过一劫。次子关兴曾在蜀汉官至侍中、中监军,但也死得早,留下两个儿子关统和关彝。关统还是蜀汉的驸马,娶了刘禅的女儿,同样英年早逝,无子。被庞会的,就是关彝这一支。据说他十分神勇,杀了5、6个魏军,终因寡不敌众,死于乱军中。张飞和关羽开局类似,结局、后代却大不相同,这都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。但千百年后,世间传颂关羽的忠义,张飞却泯然众人了。孰重孰轻,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。【我是一粒沙,喜欢就关注我吧!】
本文章的二维码
用手机扫码打开本页